• <dd id="mlmpj"><center id="mlmpj"></center></dd>
    <em id="mlmpj"><acronym id="mlmpj"><u id="mlmpj"></u></acronym></em>
    <rp id="mlmpj"><object id="mlmpj"><u id="mlmpj"></u></object></rp>
    <tbody id="mlmpj"></tbody>

    <em id="mlmpj"><object id="mlmpj"><tt id="mlmpj"></tt></object></em><rp id="mlmpj"><acronym id="mlmpj"><input id="mlmpj"></input></acronym></rp>

      當前位置:知識經濟>>雜志文萃

      2022年度中國直銷企業發展現狀報告

      發布人:鯊鯊 來源:《知識經濟》 發布時間:2022-10-12 09:31


      毫無疑問,在行業風暴和疫情的雙重打擊之下,中國直銷行業在2022年迎來了最黯淡的一年。未來,究竟是觸底反彈,還是就此一蹶不振?或許可以從本刊關于所有獲牌直銷企業的最新發展調查中一窺端倪。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022年的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現狀盤點,是本刊記者采寫最痛苦的一次,在采訪中,記者的總體感覺就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甚至已經沒法用“幾家歡樂幾家愁”來描述行業。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業績穩定的直銷企業鳳毛麟角。掉三成以內的公司都非常令人羨慕嫉妒恨;掉五成左右屬于良好,如果輔以開源節流的措施,也許能收支平衡;掉個七八成實屬正常,畢竟市場不是水龍頭,不是想關就關,想開就能開的;事實上,一些企業連一成、半成都保不住了,很多公司的月業績只有幾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已經陷入揭不開鍋的窘境。

      有的公司的直銷業務被母公司并入,剩下一批忠實的經營者與消費者在那里相互鼓勵;一些上市公司的直銷業務直接被停,這類企業家大業大,直銷對他們來說連雞肋都算不上。

      有的公司沒有裁員也沒有裁撤分支機構,靠著情懷和事業信仰苦苦支撐著;但大多數的公司都關掉了多余的分支機構,將員工裁減至最低的崗位需要;特別是外資上市公司,為了保證股東、股民們的收益,業績還沒咋地,就已經呼啦啦地裁掉了好幾百人。

      有的公司,要求員工在降薪、換崗和走人中選擇其一;有的公司將選擇題拋給市場,降PV還是降撥出率,二選一!

      有的老板,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就一直沒有回國,遙控運作國內慘淡的市場,眼不見心不煩;有的老板經歷波折回到國內,卻不得不面對爛攤子,開始成本壓縮。

      有的公司,花兩年多時間要求退回千辛萬苦獲得的直銷經營許可證,才發現,獲得牌照難,退回牌照也難,所幸終于要跑到終點;有的企業,雖心萌退意,卻連怎么退回直銷牌照,如何拿回上繳的數千萬保證金都沒有一點頭緒,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你以為這就是最慘的嗎?錯!大錯!有的企業實控人身陷囹圄,有的在等待結果未知的判決。

      ……

      但真正的英雄敢于直面慘淡。直銷行業的從業群體,天然的立足夢想、仰望星空;渴望奮斗、不懼拼搏;最不缺乏的是勇氣,最不怕的是困難,最能扛的是挫折。

      《知識經濟》記者經過調查采訪,羅列了現存89家拿牌直銷企業的發展現狀。雖因時間倉促,能力所限,難免掛一漏萬和偏頗,但還是有其積極的參考意義。同時也歡迎廣大讀者和業界朋友給予指正。我們只有看清和直面現實,才能更好地籌劃未來。

      當然,好消息也是有的:

      和治友德入駐新總部大樓,無限極地標性總部開張,尚赫全球總部基地部分完工并投入使用,康婷康匯醫院主體竣工,安然的植物干細胞生產基地封頂……企業們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仍然充滿信心的持續投入,令人感動。相信并創造中國直銷未來的人們,才是行業的中堅力量。

      業績方面,上漲的企業屈指可數。有企業曾明確對本刊記者表示,今年的情況要好于去年。有的企業表示,今年已經實現收支平衡,不再靠集團公司或老板私人輸血救濟。有的企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積累了線上工作經驗,以及生產、物流供應的快速適應,業績開始回暖;美樂家、葆嬰屬于市場穩定發展的代表,2022年業績繼續企穩回升;最振奮人心的消息來自安利(中國),其2022年上半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在連續兩年的持平后實現這樣規模的增長,說明這個行業巨頭真正在行業下行和疫情抗擊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這份成績的背后,也歸功于公司十多年來堅持在網絡工具上的投入、在社群營銷上的實踐,以及對年輕化孜孜不倦的探索。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我們殷切希望安利的階段性成功能照亮中國直銷行業前進的方向。

      相比于其他行業,直銷行業其實還算好的?!吨R經濟》正在做一個不同行業的數據統計,從旅游業到酒店業,從交通物流到消費領域,從區塊鏈到電子商務,從金融領域到地產行業……我們正處在時代轉型的十字路口,我們此時需要的是保持定力、堅定信心、鼓足勇氣并砥礪前行。

      從“健康中國”綱要到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從靈活就業到共享經濟,直銷業其實踩在所有政策和市場的點上,甚至很多方面都是超前的?;ヂ摼W催生的各種商業模式,從某種程度上驗證了直銷理念和機制的合理性。

      直銷的本質是分享,分享優質產品和好的創業機會。直銷從者業投入的不僅是時間和金錢,還有情感和夢想,這是直銷最大的魅力。

      社會在高速發展中,必然衍生出新的矛盾與問題。這些矛盾與問題,只有用更好的發展思維與行動去解決才是正確之道。因噎廢食的解決辦法,無異于掩耳盜鈴、揚湯止沸。監管層需要在政策層面與監管機制上改進,直銷行業本身更需要對不規范的行為進行反思和改變,用規范的驅逐違規的。

      在這個或許是峰回路轉的轉型時刻,讓行業相關的監管層、從業者、學術界、媒體界一起來直面現實,在此基礎之上共謀規范、健康的直銷未來。

      業績觸底

      從2008年開始,《知識經濟》每年度都會推出中國拿牌直銷企業業績報告。但這一傳統在2019年截止。我們之所以放棄推出拿牌企業業績的精確數據報告,首先是為了防止不良機構或個人利用這些數據去新聞敲詐相關企業——事實上,2019年這類事例大量出現,其次是行業的下行,導致企業的經營數據非常不好看。低迷的數據已經失去參考意義。只是令我們都沒想到的是,2022年的數據會如此的難看。

      康寶萊和如新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大跌已經讓《知識經濟》始料未及,據說已雙雙跌掉4成以上業績,而之前它們是直銷企業業績企穩的標桿,自新冠疫情以來,兩家企業的業績波動都非常小,比安利、完美、無限極要穩定得多。如今它們也穩不住了,說明壓力對誰都是公平的,這兩家公司在前期的壓力下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刺激市場,這些場外因素現在已成強弩之末,市場最終被打回原形。

      注:1 .因2022年尚未過去,大部分企業也沒有公布業績的義務,以上統計數據僅供業界參考,歡迎業界朋友致電指正,企業詳細業績數據請年后咨詢相關企業;

      2 .以上數據統計含直銷企業運營的直銷、新零售或電商平臺數據。

      《知識經濟》通過調查采訪,預估了2022年中國所有直銷企業的業績表現。從這份“2022年中國直銷企業市場表現分布區間預估表”中可以看到,目前50億元規模以上的企業有7家,占比7.87%,不及總數一成;1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有23家,占比25.84%,占拿牌企業總數的四分之一;業績5億以下的有企業50家,占拿牌企業總數的56.18%。有9家企業業績在1億元以下,經營狀態岌岌可危。

      截至2022年,有16家企業完全放棄或暫時中止了直銷業務,占拿牌企業總數的17.98%。這些企業分別是以嶺藥業、致中和、好當家、琪爾康、圃美多、云尚、華林、康恩貝、東阿阿膠、東方藥林、三株福爾、寶麗、愛茉莉、哈藥、中脈、金士力佳友。其中好當家和圃美多表示已經或準備進入退牌流程。有消息稱,實際上已經有5家左右的企業在著手退牌事宜。

      據《知識經濟》粗略統計,2022年中國拿牌直銷企業總體業績在1000億元左右,相較2016~2018年的高點,整體已跌去50%以上。這個業績相對于本刊統計的2020年、2021年的行業業績,下浮了20%。

      希望這是中國直銷市場真正的觸底!

      退出繁瑣

      2021年,商務部直銷信息管理系統上的1號獲牌企業雅芳(中國)的名字被悄悄刪除,意味著這個曾經的世界直銷老大徹底退出中國直銷市場。中國直銷第一家拿牌的企業是雅芳,第一家主動退掉直銷牌照的也是雅芳,《直銷管理條例》中對單層次模式的采納,雅芳是企業界最大的支持者,也是唯一的支持者。雅芳拍拍屁股走了,留下的是中國直銷的一地雞毛。

      《知識經濟》獲悉,山東好當家海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退牌工作已經快要完成。在山東省商務廳的協調幫助下,整個流程耗時2年多,一半時間花在各個省市監管部門的核準上面。顯然,退牌照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跟申請直銷牌照一樣,退牌也需要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監管部門出具該公司在當地沒有遺留違規事件和未處理好的相關意見書。韓資直銷公司圃美多也有退掉直銷牌照的打算,但經過一番了解,才發現退牌這件事比想象中要難很多,完全不知道從何做起。據悉,目前正在走退牌流程的企業有四五家。

      2020年之前,本刊還沒有聽說過有主動退牌的直銷企業。畢竟,如果直銷牌照可以轉手,其理論上的市場價值比2000萬元的保證金高得多。曾經有直銷牌照連帶公司附屬產業最高標價10多億元的,公開的最低價是九極創下的9000萬元。但對于那些用集團公司或上市公司申請直銷牌照的企業來說,直銷牌照在理論上很難實現轉手,最終只能退回牌照收回2000萬元保證金了事。當然,也有企業財大氣粗,并不在乎2000萬元的保證金,就讓牌照一直閑置著,萬一哪天峰回路轉,牌照又有了用武之地。急著退牌的,要么是實力不足,要么就是不想繼續耗下去。

      2000萬元保證金對于現在一些企業來說,已經是救命錢。但退牌程序如此復雜繁瑣,有可能保證金還沒有收回來,公司已經支撐不下去了。一些業界人士希望相關部門重視直銷企業的退出申請,簡化相關流程,提高服務意識。

      嚴厲的監管

      新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是由原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原國家質量監檢總局、原國家食藥總局、原發改委價監檢查與反壟斷局、原商務部市場反壟斷局、原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辦公室等整合組建而成。

      市場規模并不大的直銷行業,竟然是這個超級管理部門的重要監管對象。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對直銷行業的監管都叫“打傳規直”。2019年以保健品“百日行動”為名的直銷行業整頓已經過去3年多,但中國直銷行業面臨的監管一如既往的嚴格,很多企業重要的行政工作就是應付監管部門的各種檢查。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只要涉及到拿牌直銷公司,監管部門首先要給相關公司發文,要求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仿佛直銷企業就是惹是生非的主。而同樣的事情換成微商公司、電商企業等非拿牌直銷公司,監管就松很多,至少不會專門出文約束一家企業正常的市場開展。

      2022年初,如新有經銷商在武漢開會引發了新冠疫情的擴散事件。按道理,此事的正確處理就是就事論事,如新公司和相關會議組織者按照防疫規定,該負什么責就負什么責,該如何處理就如何處理,但事件最終卻演變成各地監管部門發文要求直銷企業禁止開會……

      這些監管行為引發了行業的普遍質疑:直銷牌照是不是正在成為企業的監管標識與枷鎖?

      獲牌直銷企業的要求不高,只希望自己能被當成正常經營的市場主體來對待。

      條例死結

      從政策上讓整個行業普遍性地帶著原罪的鐐銬發展,中國直銷行業或許不是唯一,但肯定是其一。

      2005年9月2日,《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相繼出臺,正式將“傳銷”定義為非法活動,行業以“直銷”的名義重獲新生。兩個條例不但設置了非常高的入門門檻,還明確禁止多層次團隊計酬,甚至對企業的獎金撥出比例、直銷區域和直銷產品都要進行審批。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涌針對中國直銷的監管現狀,提出了廣受業界認同的觀點:“嚴厲的立法,普遍的違法,有選擇性的執法?!彪S著直銷行業的發展,“選擇性的執法”已經赤裸裸演變成一些地方基層執法部門的“斂財式執法”,甚至成為一些省市地方財政收入不可或缺的選項。

      肩負直銷監管工作的執法部門對直銷行業面臨的監管困境心知肚明,甚至無數次交流討論過對兩個條例的修改,但最終都無疾而終。直銷監管的柳暗花明,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真正出現。

      電商拷問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新興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些被互聯網加持的商業模式很快就發現,他們自以為是的奇思妙想并不那么規范與合法?!督箓麂N條例》不再是直銷企業獨有的緊箍咒,同樣也適用于他們。雖然他們曾異常鄙視傳銷這種違法行為,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了《禁止傳銷條例》,他們成為自己最鄙視的傳銷行為的發起者、組織者和參與者。

      他們叫著冤屈的同時,也對直銷行業的遭遇感同身受,也才真正理解,為什么直銷企業都會組建一支龐大的外事隊伍了。

      中國直銷行業的監管顯然是需要改進完善的,直銷行業的遭遇是否會在涉及更廣泛的社交電商領域上演?這種幾率至少目前來看,是相當高的。

      因組織營銷、團隊計酬而涉傳的案子將會越來越多,2022年9月16日,《中國市場監管報》報道,十年來,市場監管部門查處了傳銷及違法直銷案件共計4.2萬件?!吨R經濟》統計了近12年的涉傳刑事案件,與2010年、2011年相比,傳銷案件發生率已經增長數百倍。

      如何更好地監管,如何更好地打傳規直,監管層不僅要從監管的角度來考慮,也要尊重市場規律,從服務市場和引導市場的角度來考慮。畢竟,大禹能治水成功,靠的不是堵,而是在充分尊重規律下的因勢利導。

      注: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企業詳細發展近況文字版可見下文。

      89家直銷企業發展現狀

      (以獲牌時間先后為序)

      1

      如新

      如新曾經是在行業風波和疫情沖擊中業績最堅挺的企業之一,一直推出多方舉措維持市場。2022年初,如新規劃了“2025如新愿景”:“憑借活力充沛的創業平臺,致力成為全球美麗與健康共融的領導品牌”,并推出EMPOWERME戰略,從產品、科技和社群3個維度,全方位打造鏈接顧客、分享者和經營者的動態共融的數字化生態系統。但因為年初武漢會議不幸染疫傳疫造成的外事風波,以及總部所在地上海的疫情封控,如新(中國)今年的業績遭遇滑鐵盧。其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全球業績為5.606億美元,同比下降20%;中國區第二季度業績為0.868億美元,同比下降44%,創下近幾年最大跌幅。2022年8月,如新發售全新一代LumiSpa iO,還上線了NU店,上線僅一個月開店突破1萬家,欲挽回頹勢。

      2

      三生

      三生一直是內資直銷企業標桿之一,在管理、產品和商城方面的投入都是其中佼佼者,其業績也相對穩定。2022年,三生從爆品領航產品力、營銷導航數智力、品牌巡航種草力、教育護航賦能力、基金引航戰斗力、四季凱航活動力等六大方面助力發展。旗下東方素養、御坊堂等品牌在今年均推出了新品,并以國貨、國風、國潮為主要方向,吸引年輕人;圍繞“社群維養、直播帶貨、分公司升級、短視頻種草”四端聯動,進行數字化運營,其中直播培訓以及帶貨都收效良好。在今年的線上嘉年華中,三生首次使用了元宇宙概念,讓行業耳目一新。

      3

      新時代

      作為直銷企業的央企代表,新時代也遭遇大環境的影響陷入低迷,好在其基本盤有足夠的韌性支撐。近年新時代在電商方向嘗試頗多,目前其企業轉型和市場升級的重要武器依舊是年輕的電商平臺薦康客。薦康客平臺創新的社群思維和分享機制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新時代銷售市場的拓客工作,在流量上獲得一定程度的保障。線下方面,過去一年中新時代開展了一系列健康科普活動,聯合健康行業專家人才走近消費者身邊,以健康知識講座的方式傳播健康觀念和意識。

      4

      寶健

      寶健是我國最神秘低調的直銷企業之一,掌門人李道曾是老牌直銷企業仙妮雷德的韓國市場負責人,少年有成后到中國大陸創業,1982年版《西游記》中的嫦娥扮演者邱沛寧是李道的夫人,同時也是寶健集團的董事長。寶健中國是香港公司寶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寶健公司雖然也啟用過一些職業經理人,但沒有誰比李道本人更了解公司的發展方向與運作模式,因此李道一直是寶健公司真正的操盤手。寶健銷售隊伍比較傳統,業績曾連續多年穩定在10億元上下的水平。這兩年,行業整頓、新冠疫情以及對養老詐騙的嚴打都對比較老化的寶健隊伍有所影響。2021年11月,當了10年副董事長的馮雷明退出了寶健管理層。

      5

      富迪

      富迪近年來嘗試了一些新的項目,均未實現預定的發展目標,包括在疫情初期上馬的口罩項目。目前,該公司尚在處理一些項目的市場善后問題。富迪掌門人陳懷德有著強大的內心和無比的創業韌性,但富迪需要有一個好的管理班子,能夠給他天馬行空式的創業思路把關、落地與執行。

      6

      金士力佳友

      金士力佳友是中醫藥巨頭天士力(占股51%)和韓國佳友的合資企業。韓國佳友因欺詐舞弊案出事后,公司遂被天士力全面控制。金士力佳友受此前推出的“薪火計劃”的維權事件影響,原管理團隊分崩離析,市場停擺。原總經理姚則兵離職后,最近以安徽法商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身份重新操盤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運營中心。原副總經理張碩于2021年10月離職,隨后出任安然公司營銷總裁。天士力集團近年發展不錯,閆希軍也順利交接班給兒子閆凱境,據說新掌門人對金士力佳友的直銷業務毫無興趣。

      7

      中脈

      據悉,南京中脈曾在2019年轉型交接期間因不慎“發布虛假廣告”等原因而被南京市浦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南京中脈就此暫停了直銷市場的全部運作。目前,原中脈運營團隊負責的VIIVA跨境電商平臺已交由原如新大中華區總裁范家輝團隊負責運營。至于從失信名單中解禁出來的南京中脈何時能重返直銷市場,目前暫無消息。

      8

      安利

      安利一直是中國乃至世界直銷界的標桿。2021年是安利大健康的啟航之年,安利把“贏在大健康”作為最重要的戰略聚焦點、業務發力點。2022年以及未來,安利的目標是向智慧化、個性化、生活化三個方向發展和全面升級,以期為消費者提供結合產品組合、生活方式、社群運營、數字技術等在內的多位一體整體健康解決方案。安利通過加強數字化解決方案加持業務,幫助經銷商展業;通過好產品打造超級用戶;通過好平臺成就創業者,再通過他們來影響更多人關注安利、喜歡安利,形成美好生活社群能量場。據悉,2022年上半年的安利(中國)迎來了2019年以來首次兩位數業績增長,說明安利長期堅持的體驗化、年輕化和數字化戰略起到了好的成效。

      9

      歐瑞蓮(中國)

      歐瑞蓮是進入中國為數不多的歐洲直銷企業之一,公司專注化妝品,推廣方式偏傳統,中國市場這兩年受外部環境影響。面對困境,歐瑞蓮于2021年專門推出中國業務支持計劃,降低考核難度并提供創業基金獎勵,以圖提升市場活力。2022年1月,歐瑞蓮在線上舉行55周年競賽發布會,宣布將聚焦于活動與拉新,面對全球市場開放“一起奔跑‘8’,55周年競賽”,并以此為考核指標發放獎勵,同時配合競賽推出專業工具賦能市場。

      10

      康力

      2021年,康力創辦人許瀞予之子鄭少東接任康力董事長,著名經理人李延亮加盟任執行總裁。隨后康力發布了一系列新的發展戰略規劃:K+健康家庭戰略、K89俱樂部項目和健康家園項目等??盗υ?022年仍一直在推廣健康家庭并上傳下達,希望從集團一直貫徹到分公司和各工作室,但因為疫情等各種原因,新舉措的落地變得非常艱難,市場表現不如預期。據悉,李延亮已于2022年9月正式從康力離職。

      11

      康寶萊(中國)

      康寶萊因為聚焦體重管理,主打基于營養俱樂部的社群營銷,一直保持著難得的市場穩定性。其2021年全球業績增長4.7%,創下了58億美元的最高業績紀錄。2022年,康寶萊斥資4億美元打造數字化增長平臺,創下史上最大單筆投資。但全球的總體榮光掩蓋不了中國區的頹勢初現??祵毴R(中國)在疫情一開始就進行了大裁員。中國公司為了順應奶茶風尚,嘗試將營養俱樂部升級為奶茶店以吸引年輕人,但成效不大??祵毴R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全球銷售額和毛利雙雙下跌超過10%,其中主要是受中國區業績下跌40%拖累。

      12

      完美(中國)

      作為中國直銷三駕領頭馬車之一,完美(中國)的市場發展在疫情中受到了嚴重影響。2022年,知名經理人張旭輝重返完美擔任完美公司CEO特別助理兼市場中心總經理。完美公司啟動了對全系列產品的形象和結構升級,以期讓消費者更好地感受到公司產品的性價比。同時,完美公司油蔥商城功能不斷優化,希望以技術創新驅動發展。目前完美公司以數字化、時尚化和年輕化賦能主業,成為完美邁向而立之年的明確戰略。2022年7月,完美排除萬難,在海南成功舉行旅游研討會,給市場注入更多的信心。

      13

      無限極(中國)

      無限極曾經在中國直銷的黃金十年創造了業績制高點,也在行業風暴和疫情中遭遇重創。好在根基扎實,家底雄厚,瞭望未來仍底氣十足。2021年,無限極遭遇了百年李錦記第三代掌門人李文達逝世,也迎來總投資45億元的廣州白云新地標——無限極廣場落成開業。2022年是無限極成立30周年,推出了升級身份體系、全新品牌隆重上市、數字化工具高效賦能、無限極創業30周年系列活動四項重大舉措以及七項助力計劃。未來無限極將立足“產品+服務的健康養生綜合解決方案”策略,聚焦健康體驗消費、健康零食、體型管理、家庭營養補充等細分市場的新品牌布局和產品開發,挖掘體驗式消費新“玩法”,最終以恢復市場為目標。公司在2022年年初跨界新式茶飲,開出了首家養生飲品概念店。

      14

      玫琳凱(中國)

      行業整頓和疫情沖擊導致玫琳凱市場出現重挫,隨后對中國管理團隊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法務工作出身的王維蕓升任玫琳凱亞太區及中國總裁,并進行了大幅度的市場戰略調整。2022年,玫琳凱提出“以一家全球性企業進行對標,讓全球的玫琳凱服務商有著同樣的接觸方式,感受同一個玫琳凱”的發展目標,同時以“木蘭計劃”命名玫琳凱未來五年發展戰略,再一次凸顯女性文化的同時,也將更多維的女性精神融入到企業脈搏中。2022年以來,玫琳凱更加注重員工的幸福度,多重舉措提升職場靈活度。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玫琳凱提出“美力永續”發展戰略,以期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環境等各領域創造價值。

      15

      羅麥

      受行業低迷與疫情沖擊雙重影響,羅麥近年來業績大幅下滑。為了壓縮運營成本,羅麥公司對企業員工進行了優化和降薪,最大程度保障市場基本運營。2022年,羅麥在穩住原有大健康產業基本盤的同時,依托硬核產品進行破圈嘗試,例如成為江蘇衛視“陽光姐妹淘”節目指定用品,希望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和了解羅麥。

      16

      太陽神

      作為中國保健品市場的開拓者之一,太陽神伴隨中國保健品市場的發展經歷了幾起幾落,包括本次行業整頓和疫情沖擊。2021年8月8日,太陽神直銷總部搬遷至東莞CBD地標——軌道交通大廈,并于2022年全面開啟3.0新時代:以智慧新零售的數字化能力為核心競爭力,把傳統、直銷、電商、社交零售的優勢,用數字化手段進行融合,打造更高成功率的創業平臺。為了讓經銷商能夠聚焦核心工作,太陽神提出了“五個一工程”:一個平臺,私董親選平臺;一個方案推廣,太陽神推出了幾十套養生方案作為事業敲門磚;一個動力升級,激勵系統向推薦新人傾斜;一個組織培養,強調經銷商的自我培訓,滿足疫情下的數字化和網格化營銷需求;一個目標建設:高級創客作為經銷商體系中的腰部支撐需要穩定發展。

      17

      美樂家(中國)

      以自購模式獨步直銷江湖的美樂家一直是業界市場最為穩定的企業之一,哪怕是在疫情期間,美樂家(中國)在遭遇一些市場小挑戰后很快恢復元氣。2022年上半年,美樂家中國區晉升伙伴26000人,同比增長36%;新加入的經營者比去年同期增長22.1%;人員服務費比去年同期增加3600萬元,增長7.7%。美樂家中國市場發展穩定,在整體行業低迷的情況下,實現了較大幅度的逆勢增長。2022年,美樂家對官網、小程序、視頻號進行了升級。下半年,美樂家將在消費回饋、業務策略以及賦能工具三方面進行數字化升級。2022年的美樂家全球年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美樂家成立37年間與全球伙伴分享了共計67億美元的利潤。

      18

      尚赫

      從陳旻君到中國大陸創辦尚赫算起,已經快30年。這里凝聚了陳旻君的青春、夢想和未來。無論遭遇什么,陳旻君都會帶領尚赫公司一往無前。在行業風暴和疫情讓市場遭受重創期間,在形勢最嚴峻的天津,尚赫全面開始建設占地400畝、投資50億的全球總部項目,如今已部分落成并投入使用。2022年,尚赫繼續推進總部建設,提出“循環經濟型、節能環保型、清潔高效型”的新一代綠色園區式工廠,這是尚赫貫徹“十四五”規劃、瞄準“3060”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與此同時,尚赫與各領域聯動,提出了“可復制、可持續、可號召、可量化、可聚焦”的原則,創新實踐媒體、公益、體育、雙碳目標和鄉村振興五維聯動,為品牌賦能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士氣。

      19

      嘉康利(中國)

      自2021年冉永夫擔綱嘉康利(中國)總經理以來,嘉康利持續加碼數字化,線上業務與線下社區云搭建,目前正按照既定數字化戰略目標有序推進。2022年,嘉康利在原有直播工作的基礎上,加入了節日節點帶貨直播,此外在世界地球日等重要節點上,嘉康利也會相應推出符合宣傳主題的新品助陣市場。在一系列年輕化與數字化戰略的賦能下,嘉康利(中國)市場業務在低迷多年后初見起色。

      20

      安惠

      安惠作為一家主打靈芝等食藥用菌相關產品的直銷企業,一直以穩扎穩打的風格著稱。安惠在近幾年行業整體普遍下行的情況下,市場業績逆勢上揚,這得益于江海系統的整體性以及安惠公司以產品為導向的市場發展路徑。不過受疫情影響,以及行業內外沖擊,2022年的安惠發展情況并不樂觀,據知情人士透露,公司上半年業績有所回落。

      21

      哈藥

      哈藥是最先嘗直銷螃蟹的國內醫藥頭部企業,在經歷了拿牌前后短暫的瘋狂和輝煌后,留下一地雞毛。直銷板塊被無限期打入冷宮。在傳統市場上,哈藥集團近年也頗為坎坷,市場規模和經營效益不斷下滑,發展形勢嚴峻。哈藥股份2022年中報顯示,上半年收入64.16億元,同比勉強持平,而利潤則下降了64.33%。

      22

      克緹(中國)

      克緹(中國)的直銷板塊業務近年一直沒能緩過氣來,僅存的部分市場被并入了傳統美容院線——克麗緹娜旗下的新美力電商平臺,保留直銷模式運作??他惥熌让廊菰壕€加盟商也可以進入該平臺,只是市場意愿度并不高。留存的經銷商大多對克緹非常有感情,更多采取零售等方式運作市場,月業績在100多萬元規模徘徊??他惥熌让廊菰壕€,2019年還以4475家店和12億元銷售額位列中國特許連鎖百強品牌,近年受疫情影響造成了大量關店的情況。

      23

      隆力奇

      隆力奇是中國碩果僅存的老牌民族日化企業之一,在涉足直銷后經歷了風風雨雨,已近古稀的董事長徐之偉經常親自上陣擔綱產品代言人和帶貨主播,實踐的勇氣與創新的精神令人贊嘆。據知情人士透露,公司正在重新規劃市場發展思路,以期重振直銷業務。與直銷板塊低迷的市場表現相反,隆力奇其他業務板塊迎來了新的發展?;谌昀蠂浀钠放苹A,由少東家徐曉平領銜,隆力奇將傳統產品線通過抖音等直播渠道進行銷售,產生了較好的市場反響。在傳統業務方面,隆力奇的代加工業務始終在業界獨樹一幟,近年來規??捎^。

      24

      葆嬰(中國)

      葆嬰一直是中國最低調的外資直銷企業,直到美國直銷巨頭USANA對其進行資本和產品的加持,才逐漸發展成為行業的中堅力量。很多葆嬰經銷商在USANA時代就掌握了網絡運作方法,因此疫情對公司的影響并不像其他企業那么大,所以業績比較穩定。2022年上半年,葆嬰實現了難得的業績增長。目前,葆嬰耗巨資搭建演播廳嘗試網絡直播,但公司并不打算邀請外部主播也不打算使用外部平臺,而是自建直播平臺并用公司內部人員來完成。2022年USANA葆嬰30周年線上慶典就是在公司自己的演播廳實現的。

      25

      綠之韻

      與很多誤打誤撞進入直銷的老板相比,綠之韻的掌門人胡國安則對直銷的運作非常了解,也洞悉直銷在中國市場的真正門道,因此盡量將很多工作做到規范,以幫助公司贏得更多的發展空間。綠之韻并不強求市場的巨大膨脹,工作按部就班,是一家非常能夠留住老員工的公司——畢竟,給每位十年員工發一套商品房的企業真的不多。目前,綠之韻在市場團隊的統一化管理方面進步明顯,碧波庭項目仍為其最大的業績來源,作為老團隊的幸福國際已成長為第二大市場力量。

      26

      天獅中國區

      在2022年天獅集團27周年全球嘉年華活動上,曾任天獅教育部長的業界知名培訓師李強回歸天獅并出任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以一場直播宣告天獅集團中國市場重啟。2021年的8.3慶典,天獅集團搭建的JTMM全球跨境社交會員新電商平臺并沒有獲得多少成績。天獅集團現在成為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典范,國際市場差強人意,國內市場乏善可陳。曾在“一帶一路”走得順風順水的李金元,仍堅持要在國內實現“一體多翼”發展。2022年,一方面,李強帶領天獅樂購新零售項目,并拉來原思埠集團投資顧問兼執行總裁的朱強助陣;另一方面,中國區副總裁張亮負責召集合和系統舊部組成合和國際,準備啟動新的眾成財團項目。

      27

      金日

      金日是一家老牌港資企業,其直銷業務近年由少東家李冠華全面接管,其市場發展并不如意,公司一直在想法突圍。2021年7月,金日斥資千萬元投資“科技谷”,以數據賦能大健康。同年12月,金日宣布正式加入女性健康行業賽道,將向女性健康市場拓展,并以此撬動金日潛在市場。同時繼續專注金日大健康產品研發,打造金日24小時全息健康態;側重于水科技產品,近來正致力于加快構建金日全屋凈水體系。

      28

      愛茉莉

      愛茉莉太平洋是韓國最大的化妝品企業,因其在韓國有一部分成功的訪問銷售項目,因此才決定在中國獲取直銷牌照。在拿牌初期,經歷了一系列訪問銷售嘗試并失敗后,愛茉莉基本上就放棄了中國的直銷市場,專注于維護已有的傳統渠道。愛茉莉太平洋旗下有赫妍﹑蘭芝﹑雪花秀﹑夢妝﹑悅詩風吟等全系列多檔次化妝品品牌,在中國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因此并不在意直銷市場的成敗。

      29

      炎帝

      炎帝生物是上海三湘集團旗下的直銷企業,經過探索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直銷之路,因遭遇行業風波和新冠疫情,業績下滑。炎帝直銷業務現由林政榮接手。2022年,炎帝生物對零直網店2.0作深化推廣,實施“多元并舉,擇優進取”戰略。直銷方面延續以健康管理為基礎的多元經營戰略規劃,化整為零,采取區域性﹑小規模﹑高頻率的作戰模式,同時積極接納新模式﹑新團隊。其中,創美樂活作為零直網店2.0的核心重點,在2022年上半年表現優秀。下半年炎帝公司多次強調要在激發市場活力、提升綜合效益方面下更大功夫,無論是研發生產、宣傳推廣、教育支持還是保障服務,都要向市場傾斜。

      30

      安然

      雖然在行業整頓和新冠疫情中業績受到沖擊,但安然公司還在堅持自己的行業理想,不斷在企業硬件和軟件下功夫。2022年,安然一方面斥資建設植物干細胞科技產業園,并加速推進人參植物干細胞產品的研發和量產,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另一方面,安然以納米科技為依托,在反思公司早期汗蒸館的成敗得失的基礎上,開始重點推出納宜熱療店項目,并出臺一系列市場扶持政策來激發市場活力。此前由安然少東家劉金坤負責的社交新零售項目已經停止運營,劉金坤回歸安然負責產品供應鏈。

      31

      東升偉業

      東升偉業近年在業界幾乎銷聲匿跡,偶有小規模團隊活動,但都沒有泛起太大的市場浪花。進入2022年,因一些陳年往事的牽連,本部直銷市場處于停止狀態。董事長于愛東年齡漸大,對事業日漸力不從心,只能待未來形勢明朗,再做打算。公司旗下有一個愛國特膳新零售平臺,目前較為活躍,擁有一定市場業績。

      32

      美羅國際

      運營總部在大連的美羅國際,這兩年遭遇疫情的連環沖擊,業績難見起色。美羅國際創辦人于智慧仍然雷厲風行堅守于管理一線,常務副總裁耿宏林全面負責市場發展。公司在疫情期間主要工作還是練內功,向著國際化賽道方向理順管理和經營。2022年4月6日,美羅國際在疫情中迎來公司的第十四屆感恩節,公司從管理層到市場都憋著一股勁,希望在疫情緩解后迸發出新的發展動力。

      33

      春芝堂

      春芝堂在這幾年的疫情中低調沉淀,反而讓市場和業績都穩定了下來,以至于有底氣對團隊合作持保留態度。作為上海罕見的本地直銷企業,春芝堂緊貼政策,向下扎根、夯實基礎,在科研、黨建、公益方面百花齊放,甚至以崇德讀書會的形式進行日復一日的國學學習,連續6年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2022年上海遭遇嚴重疫情,春芝堂當機立斷安排72名一線員工進入防疫閉環堅持生產,將市場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樣因為疫情,春芝堂第十七屆“健康百年工程”大會遲遲未能落地。

      34

      康婷

      康婷因地處天津行業整頓風暴“重災區”,再加上當地疫情反復,市場影響非常大。不過康婷2022年業績相較前兩年有所回暖。目前,康婷公司的重心是投資50億元的康匯醫院,直銷板塊并沒有具體的職業經理人。2022年9月9日,時值康婷26周年慶,康匯醫院按期主體竣工,但預設的慶?;顒右驗橐咔橹荒芎喕?,9月26日迎來醫院首場對外直播。該醫院按照三級醫院標準設計打造,預計將于2023年正式營業。據悉,康匯醫院項目在規劃形態上傳遞著康婷獨有的“家人文化”,為會員及家屬提供特別的服務通道??垫霉咎貏e公告,要求市場不得借該醫院進行夸大宣傳。

      35

      圣原

      2013年,圣原以“珠海圣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直銷牌照,幾個月后更名為“圣原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公司最初由源水中醫藥產業振興基金投資,因此采用傳統中醫養生館的模式進行市場推廣。在經歷連續的業績下滑后,原有管理團隊已離職殆盡,為壓縮運營成本,全國分支機構幾乎全部撤銷。此前曾傳出該公司試圖尋找新的突破方向,以緩解下滑業績壓力,但并未見成效。目前圣原市場仍在堅持運作。2021年初,圣原法人由尹少平變更為一個外國名字——Ian Wylie Harrop。

      36

      天福天美仕

      天福天美仕是著名茶葉品牌天福茗茶旗下的直銷品牌,這些年來,因為市場運作引發了各種負面輿論和外事問題。2021年,天福天美仕宣布與美國直銷企業新生命達成戰略合作,后者欲借此進軍中國市場。2021年10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下發嚴查直銷牌照掛靠的核查通知,特別提到天福天美仕與美國新生命的合作。隨后,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要求天福天美仕與新生命公司劃清界限,并以天福天美仕違反《直銷管理條例》第十一條內容為由,沒收公司違法所得9759.341元,并處罰款9萬元。2022年,一份起訴書披露了天福天美仕遭遇此劫的真相:原來是大股東林伯琪和總裁陳福松私下里達成和美國新生命公司的合作并在上海另起爐灶,被一度蒙在鼓里的小股東陳福連告上法庭,并揭穿其間的牌照尋租內幕。

      37

      榮格

      榮格經歷了持續數年的公司創始人間的股份糾紛后,董事長孫小玲用法律贏得勝利。2022年,為了生存榮格一改往日保守作風,開始與不少市場團隊溝通接洽更多的合作方式,希望以此破局。另外,結合產品特點,榮格在2022年舉行了一系列線下活動,例如強化公民骨骼健康意識的愛行天下基金會健骨俱樂部&榮格登山節等。在傳播健康理念的同時,以線下社群的方式讓更多人接觸和了解榮格產品,深化品牌意識,推動市場發展。

      38

      九極

      九極是中國直銷業里一個很特別的企業,由曾經參與創辦南方李錦記(現無限極)的趙小理創辦,雖然保留了基本一致的科研團隊,但九極在直銷領域卻默默無聞。2011年,香雪制藥投資5000余萬元相繼收購九極生物和九極日用品有限公司,并對前者增資后開始申牌。作為上市公司,香雪制藥還沒來得及品嘗直銷碩果就遭遇了2019年的行業整頓。2019年的最后一天,香雪制藥公告將九極以9000萬元的低價出讓,接收方是原中脈LACA項目負責人邱偉杰團隊。此舉在業界引發軒然大波,被監管部門緊急叫停。隨著老將寧水生的退休,九極生物管理層完成了大換血,但市場受疫情影響,再無波瀾。

      39

      長青(中國)

      長青(中國)是馬來西亞CNI集團的下屬企業,該公司擁有多位華人背景股東,由股東之一的大中華區總裁白鏡亮坐鎮中國市場負責運營。因為長青最初的直銷模式來自馬來西亞,相對中國直銷市場來說過于傳統,因此一直業績平平,最后不得不走上了團隊合作之路,但這種合作的不穩定性讓公司收益起伏很大。因為疫情,白鏡亮近年都沒回到中國市場,現在中國區業務負責人是新增董事魏建雄。長青目前最大的業務來自長青(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西海岸分公司,該分公司背后的市場力量是同樣來自馬來西亞的Elken愛康公司。愛康公司于1995年在馬來西亞創立,是目前馬來西亞排名第一的本土直銷企業。

      40

      康美

      康美藥業因財務造假令公司創始人身陷囹圄,康美的直銷業務也受到重創。目前,廣州醫藥集團占股45.86%、于2021年11月成立的廣東神農氏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成為康美藥業的最大股東,康美藥業的人事與業務由廣藥事實上全面接管,廣醫集團質量副總監賴志堅出任康美董事長兼法人。廣藥的入主,反而為迷茫中的康美直銷帶來轉機,“廣藥·新康美”的口號成為新的市場號召力。2022年上半年,康美直銷迎來最有力的市場加盟,恒灸健康產業公司與康美時代達成合作,聯手打造“廣藥·新康美·艾小白”,市場有了明顯起色。據傳康美時代準備以此為標桿,對公司直銷業務進行全面整合。

      41

      理想科技

      2022年9月6日,理想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理想華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這背后是兩大茶企的合作——一邊是理想的直銷業務發展并不理想,另一邊是華萊黑茶撐起了地方產業卻無法獲得名分。2021年,理想科技與華萊達成合作,理想科技成為華萊生物公開的控股股東。2021年7月28日,湖南理想華萊科技有限公司和普洱理想華萊科技有限公司同日注冊成立,分別由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理想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成為理想和華萊合作后的湖南、云南運營中心。

      42

      寶麗

      寶麗是日本知名的高級化妝品品牌,在獲得直銷牌照后才發現中國的直銷市場與他們在日本開展的直銷方式并不一樣。除了一些借牌運作的緋聞外,寶麗幾乎從未正式宣布在中國啟動直銷業務。該公司目前主要通過商場專柜和線上商城銷售,同時在全國各地設立POLA美容概念店,打造高端美容護理體驗場所,提供肌膚咨詢、美容服務和商品銷售。寶麗還上線了跨境電商小程序,力求實現多樣性發展。

      43

      三株福爾

      三株堪稱中國保健品黃埔軍校,現已84歲的創辦人吳炳新是中國保健品的教父級人物,其遍布全國的銷售隊伍為中國保健品行業培養了大批人才。因遭遇負面輿論,贏了官司卻輸了市場的三株,欲借直銷模式東山再起,經歷了幾輪市場啟動,均告失敗,如今已暫停直銷板塊。三株后來曾試水新零售市場,并于2021年提出“三株新藍海營銷模式”,但并未在業界砸出任何浪花。關于三株最新的消息是,上海市場監管局以使用未經批準的化妝品原料為由,處罰了三株旗下生態美日化有限公司36萬元。

      44

      東方藥林

      東方藥林是僑鑫集團旗下的產業,早年為了開展直銷業務,于2014年獲得直銷牌照。經歷了幾輪市場探索后,東方藥林并沒能取得預期的市場目標,市場陷入沉寂。在中國直銷市場,東方藥林已經成為一家被遺忘的拿牌企業。

      45

      福能源

      福能源的大股東耿福能也是年產值200多億的好醫生集團創始人和董事長。福能源直銷業務經過多年的嘗試與發展并沒有理出清晰的發展規劃,因此一直在做與不做間糾結掙扎。據悉,福能源直銷板塊目前還存有200多個線下店鋪,月業績可能在200萬元左右。

      46

      薈生

      以蘆薈和菠蘿原材料為基礎的薈生一直沒有放棄對中國直銷的夢想,但也始終沒有獲得過真正的市場大突破,一直在探索中。薈生老板夫婦曾經為探索直銷連房子都賣了,對這個行業的感情毋庸置疑,也會一直堅持下去。幾年前為了更好的拓展市場,總裁蘇永濤曾長期坐鎮上海辦事處,但今年的上海疫情讓這個辦事處無奈取消。目前,薈生的老團隊和新團隊都在正常經營中,但都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業績出現。

      47

      福維克

      作為世界五大直銷企業之一的德國福維克,在中國的市場是冰火兩重天。福維克旗下有可寶(吸塵器)和美善品(多功能食品料理機)兩大事業部,目前都以體驗銷售為主??蓪氉邆鹘y的直銷模式,美善品走傳統的直營模式,全職銷售顧問有底薪??蓪毜木€下體驗式銷售的業績并不好,目前天貓等線上銷售額占到銷售業務的80%。美善品在經歷了近年來的高速增長后,也遇到了市場瓶頸,為減輕成本壓力,已停止招募全職顧問,著力推廣自由顧問,并于2022年9月進入天貓官方旗艦店銷售。2022年,福維克經歷了新的人事變化:中國區總經理查生榮升中國區總裁,來自馬來西亞、有過歐萊雅經歷的陳主佑擔任中國區總經理。

      48

      宇航人

      內蒙古宇航人是我國沙棘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在所有的拿牌企業中,內蒙古宇航人可能是進行過最多股東變更的企業,自獲牌以來,共進行了10輪股東變更。獲牌企業的股東變更屬于重大變更,依據《直銷管理條例》第十一條,應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批準。但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官網上并沒有查詢到宇航人公司的相關重大變更信息,內蒙古宇航人公司的股東變動似乎并沒有向商務部報批。目前內蒙古宇航人的直銷業務由集團常務副總裁于曉輝統管,市場運營由2022年新加盟的執行總裁張一斌及業界資深經理人蔣運權領銜。宇航人的直銷業務在疫情中受到很大影響,但2022年的情況好于2021年。

      49

      衛康

      衛康原是山東眾多銷售深海元素保健品的會銷企業之一,后轉戰直銷市場。公司近年幾經周折,總算有所收獲。公司在紛紛擾擾中,默默在總部基地旁邊建起了酒店和蒙山溫泉度假山莊。2022年,衛康醫美版塊逆勢增長,上半年即完成了2021年全年業績目標。2022年,衛康提出以產品為核心,文化引領直銷,直銷助推實業,實業實現夢想的發展路徑。據悉,目前衛康旗下的一些合作項目發展不錯。

      50

      福瑞達

      2021年5月,業界知名經理人李東桓加盟福瑞達并任其旗下大健康板塊(含康妝大道)總經理。作為山東最大國企魯商集團旗下的企業,福瑞達大健康的直銷業務受到很多管理上的掣肘,相對福瑞達旗下的醫藥和美業板塊,福瑞達的直銷體量太小,業績壓力很大。2022年6月,瑞達商城平臺暴雷,將疑似有關聯的福瑞達公司推到風口浪尖,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據悉,福瑞達后期可能會放棄一直承擔著直銷業務的康妝大道品牌。福瑞達公司的直銷業務今后將何去何從,還有待觀察。

      51

      東阿阿膠

      前幾年有關產品的負面輿情讓東阿阿膠陷入低谷,公司黨委書記、總裁秦玉峰因此離職。2022年3月,秦玉峰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華潤醫藥控股有限公司紀委和山東省聊城市監察委員會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東阿阿膠基于嬌倍源品牌的直銷業務一直乏善可陳,直銷部門近乎裁撤,僅剩下個別留守人員在接洽團隊、尋找出路。2021年,直銷板塊被大股東全面叫停。2022年是東阿阿膠品牌創立70周年,來自大股東華潤系的程杰在年初接任東阿阿膠總裁。今年半年報顯示,東阿阿膠實現營收18.26億元,同比增長8.25%,凈利潤增長106%。

      52

      華林

      華林涉傳一案于2019年爆發后已過去三年有余。2022年初,該案進入一審流程后突然傳出消息,檢察院認為案件現有證據不足,已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對于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也就是說,華林案有可能迎來巨大轉機。在涉案的這些年里,華林公司的直銷經營許可證未通過年審,因此在此期間也不能進行直銷經營,公司原有的銷售隊伍早已消散于茫茫市場之中。

      53

      永春堂

      永春堂的運營總部已經從山東泗水遷移到江蘇南京。公司實控人沈陽是做金融投資出身,近年據說基本不在國內,旗下產業由各自板塊負責人自行運作。沈陽曾想落地做實業,于機緣巧合間投資永春堂,但直銷業務一直不見起色。在業界經理人吳文廣離開后,負責該板塊的周賑親自操盤運作。2021年,永春堂計劃以新零售拓展業務,推出不少新品,然而市場業績并無好轉,還外事纏身。據悉集團公司基本對此失去信心。2022年,永春堂積極整合,收編了幾支團隊,目前市場運營已能達到收支持平。

      54

      大溪地諾麗

      大溪地諾麗注冊地在重慶,運營總部在上海,是美資直銷企業中最低調的企業之一。美國母公司新世紀飲料公司近年來接二連三擴大事業版圖,先后收購愛睿希等多家直銷和飲品企業,但受新冠疫情影響,財務陷入困境,2022年9月相繼宣布進行破產重組和股票退市工作。獨立性很強的中國市場業務并沒有受到母公司的影響,但卻避免不了疫情帶來的沖擊,特別是2022年上半年的上海疫情讓市場遭遇較大打擊,目前正在努力恢復中。

      55

      東方紅

      北京東方紅航天生物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發起成立的股份制公司。在新任執行副總裁李杰的帶領下,以“福壽大街”作為產品品牌在疫情期間大放異彩,成為內資直銷企業里的市場黑馬。雖然東方紅航天生物對外宣稱是央企,但真正的實控人卻是邱斌、李娥、牛晨等人,此三人均曾有過三株公司的工作經歷,并于2004年相繼投資東方紅航天生物,希望由此上市,可惜夢斷創業板。2021年6月,在實現市場的超預期發展后,東方紅航天生物董事長由吳城錦更換為最大個人股東邱斌。2022年,東方紅航天有望完成8億元預定目標。

      56

      康恩貝

      業界一直有一個誤解,把獲牌直銷企業浙江康恩貝集團醫療保健品有限公司與A股上市企業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混淆不清。其實康恩貝集團醫療保健品公司與康恩貝制藥股份公司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康恩貝集團醫療保健品公司的全資母公司康恩貝集團公司,只持有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公司8.51%的股份。但因為認識上的誤區,與康恩貝集團公司相關聯的直銷事件,總會有意無意地波及到康恩貝上市公司。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全資大股東康恩貝集團公司在康恩貝集團醫療保健品公司于2014年11月獲得直銷牌照前,于2013年5月成立浙江康滿家新營銷公司專門從事直銷業務的開展,反而讓獲得直銷牌照的康恩貝集團醫療保健品公司的直銷業務束之高閣。2019年的行業風波,康恩貝集團公司決定放棄直銷運營,全額退出了在康滿家的股份??禎M家由當時負責直銷板塊的易木、鐘衛芳等高管接手,開始嘗試新零售業務,隨后公司運營總部搬到杭州。

      57

      雙迪

      成立于2005年的大連雙迪公司,其實有很深的保健品運營背景。憑借對保健品產業多年的深耕和理解,雙迪公司的直銷業務沒有經歷大起大落,一直有著基本的市場支撐。2020年5月,公司董事長由潘曉非變更為劉洪,并開始嘗試新的市場探索。2021年5月,雙迪與北京故宮宮廷文化發展公司旗下IP“宮里的世界”達成戰略合作,在產品包裝與研發理念方面融入國潮風尚。2022年,雙迪生物谷打造“合作品牌館”,期望透過展廳讓消費者對雙迪產品有更深的認識。公司目前在新零售領域的項目合作初顯成效。

      58

      云尚

      吉林云尚在2015年6月12日成功獲批直銷牌照,2016年在深圳建立全國運營中心。2017年,云尚董事長徐哲因涉嫌詐騙被捕,沒有了主事人的云尚直銷業務由此遭遇重挫。隨后2019年的行業整頓、2020年至今的疫情,讓云尚的發展接二連三遭遇打擊,徒留一堆未執行的判決和未應對的法律訴訟外,已無人、無心、無力再戰直銷市場。

      59

      圃美多

      圃美多樂活(中國)是圃美多健康生活株式會社的全資子公司。圃美多在韓國采用訪問銷售的模式運營,但該運作模式并不適合中國市場,因此公司市場業績一直停留在很低的水平。2021年10月12日,圃美多樂活(中國)董事長由YEO IK HYUN改成DOO JIN WOO(杜鎮雨)接任,KIM YONG JOO(金容柱)任董事兼總經理,同時擔任公司法人。副董事長CHUNG JI WOOK退出公司管理層隊伍。據悉,受疫情和業績的影響,圃美多總部已萌生退出中國直銷市場的念頭,有意退回直銷牌照并拿回2000萬保證金。但因為退出程序煩瑣,如何啟動退牌工作成為圃美多樂活(中國)的一大難題。

      60

      金科偉業

      港資直銷公司金科偉業的市場運作比較傳統,專注于家庭健康飲水、空氣凈化、磁療等家庭健康方向,同時也推出了酵素和化妝品等復購率較高的產品。2019年前,金科偉業的市場曾發展得風生水起。2022年,金科偉業的線下市場活動縮減了不少,公司像大多數直銷企業一樣,在困難中堅守。

      61

      鑄源

      鑄源直銷業績因永倍達商城而一路高歌猛進。有市場人員甚至表示鑄源的年銷售額已達數百億元,但這個數值并沒有得到企業的確認。當然,針對公司的不利傳聞也一直不絕于耳,但最終證實都是空穴來風。不過永倍達火爆卻是不爭的事實。2021年12月16日,天津永倍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搬遷至西安并更名為陜西永倍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由總裁許強變更為第二大股東唐如海;永倍達湖北主戰場也進行了運營主體更換,原注冊于十堰的湖北永倍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注銷,然后在武漢成立了湖北永倍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62

      佳萊

      曾經市場火爆的佳萊自行業整頓和疫情以來業績大跌。佳萊在疫情間沒有主動裁員和降薪,老板表示,在困難時期要對未來的經濟復蘇有所期待。目前佳萊沒有委任操盤經理人,主要是市場團隊在負責市場運營,公司職能部門給予協助。佳萊認為疫情期間不適合花大功夫做大動作,要靜待疫情的變化。公司本打算在9月份召開千人招商會,但因為疫情防控需要,最后轉為線上舉行,但招商效果并不理想。公司近年來唯一的亮點是在海外市場,2021年4月獲得印尼直銷許可證,2022年,其馬來西亞市場發展不錯,成為公司發展的新焦點。

      63

      康美來

      康美來是安徽省唯一的獲牌直銷企業。這家偏居一隅、有著革命老區情懷的企業在直銷市場卻舉步維艱,管理團隊相繼離職。雖然市場發展艱難,但公司仍在想方設法謀發展、求生存。近年來,康美來參與了靈芝孢子粉國家級行業標準的起草,利用靈芝種植基地生產破壁靈芝孢子粉等產品,開發出新產品馬齒莧草本洗發水與頭皮營養液,也在嘗試和探索多途徑的銷售。

      64

      紫光科技

      威海紫光的市場表現一直不溫不火,也進行過各種銷售模式的嘗試,其中在新零售領域的探索一度取得不錯的成績。2020年中,知名經理人葉范濤與威海紫光合作成立威海紫光鑫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天津開始運作。隨著后期合作的深入,葉范濤目前已是威??萍紙@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法人代表,坐鎮天津全面負責威海紫光的直銷運營。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目前的市場情況并不太樂觀。

      65

      康爾

      康爾的母公司頤海產業控股有限公司以會銷起家,是中國會銷的頭部企業,在2021年仍保有較好的市場業績。隨著會銷和老年市場政策監管的逐漸收緊,公司業績也遭遇下挫??禒柺穷U海公司孵化出來的直銷板塊,主打生鮮新零售的康爾綠廚項目曾發展不錯,但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發展受阻,目前正以多個項目并舉的方式嘗試市場突破。

      66

      金木

      金木曾是業界比較低調的公司之一,創始人紐金木先生逝世后,其子鈕立衛接棒經營,但直銷業務開展并不順利。2022年,金木全面啟動以中醫藥大健康為業務主體的新直電營銷渠道,成立了全球新直電營銷總部,全面打造數字化營銷體系。該業務以“新零售+直播+電商”和“新零售+直銷+店商”雙賽道雙輪驅動。2022年4月,知名經理人何濤加盟金木出任集團副總裁并兼任全球新直電營銷總部總裁,全權負責公司全球新直電營銷總部的市場拓展與經營管理。經過半年多的發展,運作靈活的金木新零售業務發展迅速,不少團隊選擇加盟合作,一時風生水起。

      67

      海之圣

      海之圣原為一家老牌會銷公司,為了轉型而申請直銷牌照,但市場一直業績平平。2020年底,業界知名人士劉家齊攜團隊加盟海之圣并任副董事長,以未來新視界為新零售平臺,以主打護眼的“鷹瞳視界”為引流爆品,令海之圣直銷市場迎來轉機。據悉2022年上半年業績亮眼。2022年7月28日,海之圣在青島召開抗衰說明會,表示要在市場戰略要地均設立直營分公司,并發布“2022梧桐計劃”,實現管理對市場賦能。坊間傳聞劉家齊已經是海之圣公司的實控人。

      68

      未來生物

      未來生物董事長莊久榮曾是疫苗龍頭企業遼寧成大生物的創始人之一,后依托玉米胚芽提取物SOD自行創業,生產提高免疫力的元諾膠囊并以直銷模式銷售,但多年的經營都沒有實現業績的大幅增長,好在積累下一批忠實的客戶。2021年以來,海外歸來的莊巖開始負責公司新零售項目,以新零售模式銷售以玉米胚芽粉為主要原料的腸道調節植物飲料,月業績已達三四千萬元,發展形勢不錯。目前,業績平淡的未來生物直銷板塊人員很多都開始向新零售板塊轉移。

      北方大陸

      北方大陸在經歷了一番市場動蕩后,近兩年處于恢復期。目前,公司圍繞北京世紀勁得生物干細胞中心、中康世紀干細胞中心、云健康基因科技中心打造生物健康技術矩陣,形成美加藝塑醫美、瑞寶恩生命科技、維特購電商、VTR維特美健康體驗中心為一體的產業布局。2022年4月,北方大陸董事長鄒忠全親自帶隊進軍新零售領域,并主推VTR再生面膜和維特胃腸膠囊等產品。

      70

      金天國際

      金天國際曾是女性私護類產品供應商,在看準行業商機后申牌進入直銷市場。在經歷了拿牌后的短暫市場高潮后,公司的直銷業務很快陷入沉寂?,F在的金天國際不再迷信職業經理人,在公司董事局主席祖明軍的推動下,金天國際歷時3年打造的交互式電商平臺金天合縱正式運營,這是金天國際提出的“一核三星”重要戰略之一,有望成為金天國際市場發展的重要推動器。與直銷板塊的不景氣相比,金天國際的傳統板塊業務表現更為突出。

      71

      綠葉

      蘇州綠葉在綠葉購精品超市計劃受挫后,開始重新啟動直銷市場,這次啟動比較謹慎,并沒有邀請知名職業經理人擔綱,而是由集團內部兩位年輕人孫建鋒、楊佳霖負責運營管理,目前成效還不明顯。董事長徐建成目前的焦點轉移到傳統板塊的綠葉超市項目。綠葉超市是公司數年前小單直銷項目遺留下來的線下平臺,該項目由總裁李仙霖負責,目前大概有兩千多家落地店鋪,每年可產生近十億元的營業額,成為綠葉銷售額的頂梁柱,但該項目利潤較低。2022年7月3日,綠葉舉辦綠葉超市管理層上半年述職會,公布綠葉超市項目上半年實現同比增長13.9%的業績,超額完成預定目標,并作出全年業績增長20%的目標,以及5年拓展5000家、10年拓展10000家店的目標,希望助推集團公司總銷售重回50億元以上規模。

      72

      安發

      安發董事長高益槐是福建寧德人,作為食用菌專家的他于1992年赴新西蘭深造并最終成為新西蘭皇家科學院專家,后于2005年歸國創辦安發并進軍直銷。安發的直銷市場比較傳統,市場業績相對穩定。目前,公司由高益槐、高煒父子親自掌控,沒有專門的操盤經理人。2022年,安發依舊以原有產品渠道特性為依托,在激活更大市場潛力的同時,希望對原有賽道進行更深度的挖掘,保證最大化發展和團隊穩定。2022年6月,安發遼寧分公司開業,為其東北市場的發展再添磚瓦。

      73

      和治友德

      以韓金明為首的和治友德的創辦人團隊都擁有豐富的直銷運作經驗。2021年,雖受新冠疫情影響業績下滑,但和治友德全球運營總部項目仍正式落成啟用。新總部集研發品控中心、客戶服務中心、人才培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金融財務中心等五大核心于一體,在保健醫療器械、功能紡織品、化妝品、電子商務等多項產業上進行布局,形成多業態支撐的產業體系。2022年是和治友德公司“2035戰略規劃”的第二個年頭,提出繼續“提質升級”的發展舉措,通過觸點數字化、營銷在線化、會員資產化、經營一體化、決策智能化等“五化”工作,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的全景新生態營銷。

      74

      金訶藏藥

      金訶藏藥是全國唯一經營藏醫藏藥的直銷企業,該司積極推廣藏醫療法,開發藏藥產品,擁有58個藏成藥產品。不過金訶藏藥在高調獲牌后,市場卻沒有太大發展。目前,公司采用區域獨家經營授權和全國連鎖加盟的合作方式進行“金訶堂”招商,運作與傳統直銷企業不同,但業務已覆蓋全國30個省區。

      75

      三八婦樂

      三八婦樂是國內女性健康產品市場的鼻祖之一,在獲得直銷牌照之后主攻女性私護系列產品市場,曾創出不錯業績。但隨著團隊的震蕩和新冠疫情影響,近年業績下滑嚴重。2022年,三八婦樂集團制定了“大健康+大數據+大公益”的“3+”戰略規劃,重點打造“青囊集”中醫調理輕醫館和樂屋社交電商項目;積極擁抱互聯網,注重線上新零售、抖音直播等模式。2022年7月,三八婦樂收購加拿大M&D天然健康公司,并宣布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76

      琪爾康

      以翅果生物制品為依托的琪爾康,其市場發展從獲牌起就被寄予厚望,但直銷事業起色不大。知名經理人胡笑勃曾經加盟,但無功而返。目前琪爾康開發了商城,積極推動直播,產品類別包含了營養食品、美容護膚、個人護理、家具生活,核心產品為翅果油,但反響平平。

      77

      好當家

      好當家是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農頭企業,也是國內第一家海參全產業鏈企業。該司曾欲借直銷市場拓展海參深加工保健品,但苦于在市場一直找不到好的方法。2019年行業整頓,作為上市公司的好當家心灰意冷,決定徹底退出直銷行業。在山東省商務廳的協助下,經過兩年多的時間,目前即將成功退回直銷經營許可證,拿回2000萬元保證金。

      78

      致中和

      致中和是我國老牌保健酒品企業,品牌初創于清乾隆年間,擁有200多年歷史。公司2015年被宋都集團并入,于2016年獲得直銷牌照。致中和的直銷之路并不順暢,目前已經全面停止直銷市場,旗下子公司也有不少已經注銷。但在傳統板塊,其酒業和傳統食品業務都發展不錯,2022年中曾以“國潮+文旅”形式推廣品牌及產品。

      79

      全美世界

      全美世界在獲牌后一直低調經營,最近幾年逐漸發展成績優企業。全美世界在“2022年DSN全球直銷百強榜”中,以2.89億美元收入位列第35名,此為2021年業績。全美世界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約為1.75億美元,同比下降11.6%;其中中國大陸市場上半年收入為0.9372億美元,同比下降8.6%。從業績占比來看,中國大陸市場已經占據全美世界全球市場的53.55%。全美世界擁有皙之密、維格爾、窈輕悅、奇麗纖等8個品牌,其中美妝護膚品牌皙之密在市場最為活躍,經銷商通過小紅書、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招商。全美世界中國區總經理鄧皓軒深得董事長范文瑂信任。

      80

      綠活美地

      地處哈爾濱的綠活美地堪稱我國最北方的持牌直銷企業,一直也讓業界感覺陌生。雖然低調,但綠活美地還是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并沒有在疫情中消沉下去。公司目前還有相當的業績,近年來不斷加快推進企業數字化和年輕化,上線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云商城,推動視頻微課和直播常態化,主打產品為木酢理療貼、果蔬蛋白粉,并通過國潮養生、綠美518云盛典等活動促進產品銷售。2022年6月,綠美旗艦店在菏澤開業,可見該公司在局部市場還保持著相當的活躍度。

      81

      益寶

      益寶地處孔子家鄉曲阜,其董事長孔慶保為孔子第73代嫡孫。公司一直主打硫酸軟骨素的進出口,后依托孔孟文化進軍國內保健品市場。益寶獲得直銷牌照后市場并不如意,經歷過很多經理人和團隊的更替。新冠疫情以來,益寶董事長孔慶寶和總裁孔明一直待在美國,靠遙控指揮國內的市場變幻。2022年4月,最新的職業經理人李明在兗州操盤的項目也鎩羽而歸。目前,公司除了原有的一些老顧客維系著小規模隊伍外,主要還有一些新零售方面的市場業績。

      82

      同仁堂健康

      同仁堂健康肩負著北京同仁堂直銷業務的開展,兩大股東分別是北京同仁堂(55.37%)與俞?。?0.49%),據悉俞俊是香港人。同仁堂健康一方面要接受同仁堂的國企監督,另一方面,香港資本方也有很大的話語權。同仁堂直銷在新冠疫情期間基本沒有亮眼表現,一些市場計劃相繼失敗。公司官方微博顯示,2022年8月23日,同仁堂健康總經理俞俊與黨委書記劉柏鋼親自帶隊與直銷板塊幾位僅存的團隊負責人召開座談會,現場并沒有出現張宏等直銷板塊負責人。9月底,張宏確認已調離直銷部門,直銷板塊業務暫時由曾經離開又回歸的經理人陳江蓉負責。

      83

      沃德綠世界

      沃德董事長李德明是移居美國的生物學專家,借助來自天獅的一幫職業經理人,首先在海外發展直銷市場,后來才回國取得直銷牌照。獲牌以來,沃德綠世界的國內市場業績一直平平,在新冠疫情期間更是乏善可陳。2022年初,引進一年的蘇永團隊離開,因新冠疫情滯留美國的李德明直到2022年4月才回國收拾殘局,原中國區總經理劉少波于7月離職,李德明暫時親自代管中國區,近幾個月召回少量市場舊部。在國際市場,分別由非洲區總裁張良軍、歐亞區總裁陳延國、南美區總裁李紅賓坐鎮,集體維持整個公司運作。

      84

      安永

      作為2017年的兩家拿牌企業之一,安永(中國)于2018年由永健保健食品用有限公司更名而來。公司拿牌后曾啟動過市場,但并不成功。2019年之后,僅剩下小規模消費團隊維系。2021年,業界知名經理人黃海濤領銜的美國維善優中國公司曾經試圖與安永合作,但因外事問題很快夭折,維善優宣布退回香港市場。2022年,安永上線了安永洛薰雅凝薈修活精華液、安永濃縮蘆薈汁、靈芝益甘粉劑三款新產品,以供市場需要。

      85

      清晨生物

      清晨生物之前采用的是電臺、廣播等廣告途徑的藥店模式,2017年轉戰直銷。2018年10月,微商新秀酥咔(SUKA)品牌創辦人李慶南加盟清晨并持股25%成為第二大個人股東,自此清晨變身清晨酥咔,由李慶南具體負責市場經營,以直銷、微商結合的模式開始發展。清晨曾于2021年4月在海南召開4000人大會,但2022年受疫情影響業績萎縮。為了實現突圍,清晨2022年在深圳建立新的運營中心,以開拓和服務更活躍的南方市場。

      86

      吉美生物

      作為曾經的臺灣華良集團市場大佬和既得利益者之一,陳立波一直讓吉美處于直銷行業最神秘的角落,沒有知名經理人的加持,也沒有特別的創新動作,此前的市場發展傳統而平穩。但在保健品“百日行動”和新冠疫情以來,本打算茍安一隅的吉美也遭遇重創,有傳公司負責人在轉賣部分其他資產以渡過難關。

      87

      自然陽光

      2022年,自然陽光即便在疫情封控期間,依然煥發出了強勁的活力,這離不開自然陽光“以服務商為核心的全渠道”經營理念,年輕的掌門人周魯浩帶領年輕的團隊與服務商一道,首創了行業內“健康主播”帶貨的商業模式,打造了公域引流與私域孵化相結合的數字化矩陣,將直播、短視頻、星選小程序、逆齡派APP等數字化平臺串聯成數智化引擎,走在數字化營銷的前端,有效解決了“獲客難、售貨難”的問題,在疫情期間有效地檢驗了模式創新的力量。在今年9月的主播年會上,強調了會持續優化“獨特產品+直播社交”的全渠道購物體驗及事業平臺,為服務商打造打造“后半生持續穩定收入的創業平臺”。與此同時,自然陽光不斷夯實“基于腸道微生態的代謝管理”理念,重新定義嚴肅營養,充分落實“學研結合”、“臨床實證”及“高品質強迫癥”,打造自然陽光自研的腸道營養矩陣,也為自然陽光累積了非常多忠實的復銷顧客。今年正值自然陽光的50周年,在上海外灘進行了巨幅廣告的持續投放,也給行業注入了更多活力。

      88

      以嶺藥業

      雖然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的背書,但獲牌后的以嶺藥業并沒有在直銷市場取得突破,相反在啟動之初就遭遇市場涉傳事件。2019年的行業整頓,更讓公司的直銷業務停擺。失之東隅,收之桑榆。2020年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以嶺藥業的拳頭產品連花清瘟膠囊一夜爆紅,恐慌的國內民眾四處搶購,市場一時供不應求。以嶺藥業迎來了市場業績的快速增長。2021年,以嶺藥業營收突破百億元大關,凈利潤13.44億元,雙向增長超過10%。2022年中報業績雖有小幅回落,仍處高位。在此情況下,公司對直銷業務自然也就不屑一顧了。

      89

      漢德森

      2018年1月19日獲牌的漢德森是目前最后一塊直銷牌照的獲得者,但卻有些生不逢時,剛獲得直銷牌照一年,即遇上了直銷行業大震蕩,中國直銷市場由高峰急轉直下,直墜谷底。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雄心壯志的漢德森只能扼腕長嘆。隨之而來的新冠疫情,再次打擊了漢德森的直銷信心。投資方恒基(中國)投資公司及李家杰退意漸生,大股東江蘇艾蘭得營養品公司董事長常亮親自出來力挽危局,仍難有起色。據說常亮已將重心放在引進團隊上,不過并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業績仍陷在低迷狀態。

      欲了解更多詳情,歡迎訂購本期雜志:

      13436153040 金女士(微信同號)


      關鍵詞:直銷  申牌企業  大健康  

      【免責聲明】本網站未標有“原創”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

      1/1 頁

      相關新聞:

      分享到:
      0

      評論專區: (所有評論)有0條評論

      用戶名:

      標  題: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示本網站同意或支持其觀點。

      熱門文章

      策劃報告更多>>

      新浪微博

      《知識經濟》全媒體矩陣

      知識經濟雜志官方網站 重慶本質傳媒有限公司 Powerd by uprich.com 2012-2021 渝ICP備11006892號-1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雙鋼路3號科協大廈3A07 郵編:400013 聯系電話:023-63315879 官方粉絲群:115034581

      渝公網安備 50010302000993號

      掃描關注

      seyuav7

    1. <dd id="mlmpj"><center id="mlmpj"></center></dd>
      <em id="mlmpj"><acronym id="mlmpj"><u id="mlmpj"></u></acronym></em>
      <rp id="mlmpj"><object id="mlmpj"><u id="mlmpj"></u></object></rp>
      <tbody id="mlmpj"></tbody>

      <em id="mlmpj"><object id="mlmpj"><tt id="mlmpj"></tt></object></em><rp id="mlmpj"><acronym id="mlmpj"><input id="mlmpj"></input></acronym></rp>